“绿色家具”太熏人
家具污染不可小觑
装修好房屋后,通风空放一段时间再入住,已成为不少市民的一种习惯做法。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调查统计,家具污染已经成为继建筑污染、装修污染将来室内环境污染的新问题,成为影响室内环境的三大污染源之一。
前不久,陈先生筹备换一个新的板床。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里,他趁企业搞活动时入手了一张。因为搬回家就需要直接用,陈先生还特地选择和购买了一套号称“绿色”的环保家具。可哪个知,用了一个星期后,他被“熏”得头昏脑涨。
陈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他看中这款松木板床,价格为2500元。营业员介绍说,这款是纯实木家具,若不是活动期间价格要4000元。营业员还特别强调,这款实木床是经过绿色环保认证的,保证无毒无害,并且指出床架上的有关标签。看企业这样信誓旦旦,还有“绿色”标签正身,陈先生就把这款床买回了家。
然而,睡了没几天,陈先生就感觉床一直散发一股怪味。当他和企业交流时,他们表示,这是松木的味道,一周左右就会散去。可是现在,他仍感觉怪味浓郁,睡觉时候就是折磨。“这种商品如何能称‘绿色’?”现在,陈先生和企业交涉无果,他筹备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
杂标签“雾里看花”
绿色认证烧钱可买
记者走访上海多家家居卖场时发现,企业都在争打绿色环保牌。
铜川路上金盛家居里,一名卖沙发的销售对记者承诺:“大家这里所有些材料都是合格的,绿色环保。”当被需要看环保测试证明时,营业员拿出一张复印的认证证书,外面塑封着塑料薄膜,但证书上的认证单位章非常模糊。还有一家卖床垫的营业员向记者表示,该商品的环保认证附在说明书后面,密封在床垫的包装里,假如不购买床垫,就没办法看到认证证书。
即使家具上贴着环保标签,或者企业能提供绿色环保证书,但这类标签形状样式各异,认证机构也叫人眼花缭乱。记者发现,有几个品牌的家具贴有“出色环保商品”、“绿色环保”标签。有些标签是圆形的,有些做成树叶的形状,还有些则是正方形。销售称,这类商品都是经过有关部门测试合格的,还出示了认证资料。但记者发现,认证机构各不相同,其中有中国国际绿色环保管理委员会、中国中轻商品水平保障中心、中国绿色环保循环进步中心等。
记者获悉,这类“杂牌”绿色标签,认证机构多为民间组织,有的证书甚至烧钱就能买到。“国内大大小小有数以百计的环保认证机构,有些注册资本仅需300万元,门槛非常低。”某家具企业品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部分机构提供的环保认证一定“离谱”。他告诉记者,有些是企业自制的,有些是烧钱买来的,有些则是由不拥有认证资格的机构出具的。
而现在,在家具环保认证方面,国家并没强制性规定,而是采取自愿的原则,所以家具市场上的环保认证相对来讲较为混乱。
“十环标志”最权威
选择和购买需看测试报告
专家介绍说,现在国内最高标准的绿色环保认证是中国环境标志(俗称十环标志),这个标志是由国家环保总局授权的绿色认证,也是国内唯一由政府颁布的最高权威环保商品标志。
企业获得此标志需要通过由国家环保总局、质检总局等11个部委的代表和知名专家组成的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最高规格的商品认证。而国家明文规定只有通过“十环认证”的商品才能称为“绿色商品”。除此之外,国内家具行业较为权威的环保认证是中国水平环保商品认证(CQC),获得CQC认证的商品具备低毒少害、节省资源等环保优势。
记者采访获悉,国内应用的环保标准主如果对“甲醛释放量”、“重金属含量”、“VOC含量”、“苯”等化学物质进行测试。上海家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关荣介绍称,现在,中国强制性标准规定家具商品中甲醛释放量应≤1.5毫克/升,不少企业都是以板材达标谓之“绿色商品”。甚至有的企业板材都不达标,为了减少本钱,购买劣质板材。据悉,环保板材甲醛含量低但本钱比较高,和劣质板材比较,每块的差价在60—100元不等。
但即使用绿色建材也没办法保证甲醛超标的杜绝,虽然企业有板材的认证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假如把关测试不严,也没办法保证它是环保的。
“家具的甲醛含量超标,主如果在加工的过程中产生。”徐关荣提醒买家,“除去板材,胶水、油漆的甲醛含量一旦超标,家具的甲醛含量也会超标。因此选择和购买家具时要看成品家具的测试报告。”
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曾对全国85家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进行测试,发现甲醛超标的企业占76.9%,最高超标116倍。
中国装修网编辑综合整理报道,更多资讯请登录http://www.zhuangyi.com/